联系电话:

010-53218327 / 13621101922

产品溯源平台

Product Traceability Platform

2017年食品真实性与溯源技术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来源: | 作者:郑淼 | 发布时间: 2018-03-20 | 14799 次浏览 | 分享到:

论坛ppt下载列表(陆续更新中,请在首页登录或注册网站会员后下载查看):
03 Analytical Authentication - Research and Routine - Carsten Fauhl-Hassek
07 The use of authenticity data – the importance of clear communication and precise interpretation-Michèle Lees
08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基于分子生物学的肉类食品真伪与掺假判定技术-周彤 Zhong Tong
09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 used in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杜欣军
13 GS1国际标准在食品可追溯中的应用-于颖 Yuying
17 Novel approaches for determination of authenticity and product origin-Rebecca Hood
18 IRMS techniques new prospective - Federica Camin
20 Wine and spirits authenticity testing Beijing 2017-Eurofins-孔祥辉




      9
20-22日, “2017年食品真实性与溯源技术国际论坛” 在北京世纪莲花酒店召开。来自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法国和国内食品企业相关专家、学者、官员、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针对食品工业界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食品真实性、食品溯源技术、食品标准和法规等问题进行了充分沟通与交流。


一、召开背景

    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舌尖上的安全”,已将民众关心的食品安全写入了国家战略,把人民对食品安全的消费信任和感受列为中国建设小康社会考核目标之一。自从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中央政府对食品安全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用“四个最严”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政府监管机构、检测机构、科研单位和企业都对涉及食品安全“非食用物质”违法添加进行专项整治和监督,明显遏制“非食用物质”食品安全事件。

    然而,由于食品真实性和溯源技术手段和方法标准不完善,在全球食品大流通背景下,“三精一水”葡萄酒、“不明不白”的白酒、糖浆蜂蜜、复原鲜奶、复原鲜果汁、冒牌奶粉等造假现象仍时有发生。造假行为干扰食品行业公平竞争秩序,导致国产食品(尤其乳制品)在民众中声誉和形象不高,消费信心难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