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10-53218327 / 13621101922

产品溯源平台

Product Traceability Platform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准体系解读(上)
来源:转载 | 作者:韩婉青 | 发布时间: 2021-03-23 | 8573 次浏览 | 分享到: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准(GB 29922)适用于目标人群为1岁以上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一类,当目标人群通过进食正常膳食或日常膳食无法满足其营养需求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作为一种营养补充途径,起到营养支持作用。针对不同疾病的特异性代谢状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对相应的营养素含量提出了特别规定,能更好地适应特定疾病状态或疾病某一阶段的营养需求,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定义
  该类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该类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仅仅是为临床病人提供营养支持的途径之一,为临床的营养支持提供了一种选择方式。该类食品分为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GB 29922
涉及的主要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
  要充分了解产品配方原理、临床应用有关的安全性及科学性的依据。对于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其配方设计首先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同时还应符合特定疾病类型目标人群的营养特殊需求。
  原料要求
  我国已经陆续出台各种食品原料标准或者相应的基础标准,同时产品可能使用到的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等质量规格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中。产品配方的原料应符合相应要求或相关规定。对于可能危害目标人群与健康的物质,则禁止使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得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二是不得添加对患者病情不利的物质,如在苯丙酮尿症配方中添加苯丙氨酸等。
  营养成分
  适用于1~10岁人群的全营养配方食品对1~10岁人群全营养配方食品中的能量进行了规定,并明确列出了蛋白质、脂肪、脂类、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换算系数,以及能量单位千焦及千卡之间的换算系数,以便按照统一的系数正确进行能量换算。标准规定了蛋白质的含量要求、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1~10岁人群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蛋白质需求较高,因此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有关的能量需要量及蛋白质参考摄入量等设定了含量要求。标准中规定了必需脂肪酸的要求,参考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GB 10767GB 255961~10岁人群对于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推荐摄入量,确定两者在产品中的供能比。标准中规定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和检验方法要求,使用标准时要注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