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5334-2018 《红曲酒》 轻工行业标准实施
来源:
|
作者:韩婉青
|
发布时间: 2021-03-23
|
938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8年1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8年第67号公告,QB/T 5334-2018《红曲酒》行业标准正式发布,2019年7月1日实施。
2018年1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8年第67号公告,QB/T 5334-2018《红曲酒》行业标准正式发布,2019年7月1日实施。 红曲酒作为黄酒的重要分支,其酿造地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红曲酒不添加人工色素,符合健康饮酒和理性饮酒的理念,近年来,红曲酒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技术与产品不断创新,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过渡。QB/T 5334-2018《红曲酒》从我国红曲酒行业实际情况出发,规范了红曲酒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分析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相关内容。解决了红曲酒产品长期以来无相应标准可依的情况。标准将使红曲酒产品质量标准更加合理化,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促进红曲酒全面发展,保证红曲酒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督,对繁荣市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红曲酒行业的技术质量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术语和定义; ——红曲酒(Hongqujiu):稻米和/或其他淀粉质原料、水为主要原料,以红曲为主要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发酵酒。 ——单一红曲酒(pure hongqujiu)、本色红曲酒:以稻米、水为主要原料,仅以红曲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固液分离(压榨、过滤)、杀菌 (煮酒)、贮存、勾兑,不添加非自身发酵物质的红曲酒。 ——特型红曲酒 (special type hongqujiu):由于原辅料和/或工艺有所改变,具有特殊风味且不改变红曲酒风格的,或以含有功能性红曲米(粉)的红曲为主要糖化剂、含有一定生理活性物质的红曲酒。 ——红曲(Hongqu):以大米为原料,以红曲菌属(Monascus)为主经培养而成的具有一定酶活力的酿造用曲。 ——功能性红曲(functional hongqu):以大米为原料,用可产生莫拉可林K(Monacolin K)等生理活性物质的红曲菌属(Monascus)培养而成的红曲。 ——酒龄(age):发酵后的成品原酒在酒坛、酒罐等容器中贮存的年限。 ——标注酒龄(marking age):销售包装标签上标注的酒龄,以勾兑酒的酒龄加权平均计算。(注:标示值应小于等于加权平均计算值) ——聚集物(aggregate):成品酒在贮存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沉淀(或沉降)物。 ——勾调(blending):不同酒龄、不同类型的原酒按一定比例调合,并可加适量水调整的过程。 ——抑制发酵(inhibited fermentation):在甜型红曲酒的生产过程中,可适量加入白酒或食用酒精以控制发酵的过程。